土木工程

  • 冻融条件下铁尾矿渣改良路基混合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李长雨;王率;徐明杨;武晓伟;姜岩;刘晓铮;

    为探究铁尾矿渣改良路基混合料在冻融条件下的质量、强度及冻胀变化特点,通过原状土和铁尾矿渣改良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冻胀融沉试验,对比得到铁尾矿渣改良土和原状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强度、冻胀融沉率以及质量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铁尾矿渣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在经历10次冻融循环后趋于稳定,其与原状土的差距也逐渐减小;铁尾矿渣改良土的冻胀率和融沉率均小于原状土的,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冻胀率和融沉率不断下降,最后趋于0,证明了在冻融循环下,铁尾矿渣改良土的抗冻融性能相比原状土的得到了提高,且3%(质量分数)掺量水泥的铁尾矿渣改良路基混合料的冻胀率及融沉率均<1%。

    2025年01期 v.26;No.9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 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张自荣;苏建东;周红林;刘海峰;杨光;

    采用再生细骨料等质量取代天然砂,以再生砂取代率、水灰比和增稠剂掺量为影响因素,研究各因素对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会随着再生砂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流动度变大,抗压强度降低;增稠剂掺量的提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泌水性降低,混凝土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降低。

    2025年01期 v.26;No.9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改性低碱性水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研究

    于通;张佳兴;周立宏;裴向军;袁锐;薛晓峰;章爱卫;

    针对矿山帷幕注浆中面临的水泥浆液凝结时间长、易分散和矿山排水pH过高的问题,从水泥降碱方法出发,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础,通过添加化学外加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木质素磺酸钠,研发一种改性低碱性水泥基注浆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开展化学外加剂对浆液pH、浆液流变性能、浆液凝结性能及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的研究,同时结合SEM与XRD,分析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浆液的降碱机理。结果表明:3种化学外加剂对于水化产物均有影响,能够调节水化产物的形貌、反应速度和生成量,从而实现对宏观性能的改变。

    2025年01期 v.26;No.9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 高温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刘宏波;魏鲁彬;叶晓旭;汪凯柄;杨奥齐;

    为研究高强轻骨料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制备了强度等级为LC50、LC60和LC70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研究了LC50、LC70轻骨料混凝土在高温后的轴压性能。用快速升温箱式电炉对LC50、LC70轻骨料混凝土进行200℃、400℃、600℃和800℃的加热,并对各温度后的高强混凝土进行单轴抗压力学性能试验。观察高温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特征,测试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高温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具有一定规律性。当温度由常温加热到800℃时,高强轻骨料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下降量<50%,在600℃时降幅较大。

    2025年01期 v.26;No.9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弱基岩强构造区隧道变形破损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

    贾佳欣;李海清;席锦州;蒲实;

    以弱基岩强构造区某公路隧道为研究载体,调查分析隧道结构变形破损状态,归纳结构变形的显著特征;通过研究隧址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岩体岩性和产状、地下水等水文地质环境,分析导致隧道变形破损的内外因素;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隧道结构变形破损处治对策,为弱基岩强构造区隧道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1期 v.26;No.98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过程水化热特性分析研究

    岳庭;李汉军;于昊男;赵京;刘家瑞;王文盛;

    为对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过程的水化热及其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常规C50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过程的水化热特性。结果表明:中部测点更能反映整体温度,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因其配比和胶凝体系与C50混凝土不同,使其水化热释放持久,低温下保温佳;C50混凝土施工需防环境温差裂缝。有限元模拟显示两者均在浇筑后12~15 h达到温峰,C50混凝土因低温施工及养护因素影响与实测温差大,对比分析结果可为实际工程的现场施工及防护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26;No.9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严寒地区A区居住建筑女儿墙高度及保温层厚度研究

    尹新雯;金松涛;

    为了研究我国严寒A区居住建筑屋顶女儿墙的最佳形式,运用Heat 2热桥模拟软件,基于我国相关热工设计规范,改变女儿墙的保温层厚度及高度,计算屋顶女儿墙墙角处内表面温度和热桥变化,将其与室内相对湿度为60%环境下的发霉温度点进行分析比对,并以该条件下的发霉温度点为基准,提出适用于我国严寒A区居住建筑的女儿墙高度和保温层厚度。

    2025年01期 v.26;No.9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 竖向不规则钢框架双层隔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余龙;胡建安;汪伟;尤超;冯环;

    以某9层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为对象,采用SAP2000软件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5种不同结构工况进行模拟分析,探讨双层隔震体系的抗震性能及隔震层设置位置的不同对结构减震效应的影响。通过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对比各工况的自振周期、层间剪力和楼层位移等性能指标,表明竖向不规则钢框架采用双层隔震体系能显著提升结构抗震性能,并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剪力突变。在双层隔震体系中,随着上部隔震支座设置位置高度的增加,结构抗震性能呈降低趋势,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将上部隔震支座设置于主体结构下部位置。

    2025年01期 v.26;No.98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 基于BIM的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许莘渝;

    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将各阶段视为整体的全过程、集成化、一体化工作,需要收集、分析与共享的数据信息复杂,传统技术手段难以应对这一问题。针对EPC总承包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基于BIM应用点构建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总体框架并将其细化,梳理设计、采购及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流程。以某EPC总承包项目为实例,分析基于BIM的成本控制流程在该实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成本控制流程能使EPC总承包项目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2025年01期 v.26;No.98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 基于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王森;段慧达;

    随着风力发电装机总量不断提高,其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当电网发生短路故障,产生电压跌落时,为了满足风电系统稳定运行,对电网电压跌落的暂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直流侧过电压保护以及无功补偿控制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并针对电网电压出现不同程度跌落的问题,提出基于Crowbar电路+网侧无功优先控制的低电压穿越策略,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靠性。

    2025年01期 v.26;No.98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1K]
  • 风力机轴承动力学建模及多工况仿真分析

    方传宝;刘光柱;

    风力机轴承服役环境复杂且恶劣,建立风力机轴承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多工况仿真对优化轴承结构至关重要。传统风力机轴承动力学模型将零部件视为刚体,未考虑主轴承内圈与保持架的柔性变形,导致模拟精度比较低。对兆瓦级风力机主轴轴承的内圈和保持架柔性化,建立了风力机轴承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多工况仿真,结果表明桨叶转速由启动到运转平稳以及转速的突变均会导致滚子对内圈和保持架产生巨大冲击,同时在转速突变工况下滚子和内圈的接触力变化规律与滚子和保持架的接触力变化规律一致。对风力机轴承结构优化,提高风力机轴承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1期 v.26;No.9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 基于BP神经网络与CNN算法结合的汽车轴承润滑油磨粒检测研究

    王飞;何磊;闻有成;郑蕊;

    汽车轴承油液磨粒智能检测技术是汽车智能化综合检测发展的方向之一,针对汽车轴承智能磨粒识别存在的磨损粒子分类精度低、泛化能力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类有效识别磨粒的方法。用特定的粒子形态进行反向传播计算并运用到一级分类检测中,确定摩擦、切割、球形3种类型的磨粒,在二级分类中用CNN深度学习模型来区分疲劳和严重滑动磨粒。试验表明:BP神经网络与CNN算法结合对磨粒的识别率≥99%,改进的LeNet-5模型对磨粒的识别率为96%,相比BP神经网络的85%有明显提高。“预处理+反向传播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图像识别方法为实现油液中磨粒的精准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5年01期 v.26;No.98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4K]

地质学·测绘学

  • 长白山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刘鹏;郎秋玲;黄金涛;金庆泽;高云玲;

    长白山天池是一火山口湖,总蓄水量达20×10~8 km~3,一旦火山喷发引发火口湖溃决,会进而诱发泥石流灾害,必将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对长白山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非常重要。采用无人机监测、野外调查等多源信息获取泥石流灾害点数据,基于MIKE 21模型模拟长白山天池水体溃决后水体的分布范围及最大水深。根据研究区域具体情况,选择最大水深、年平均降雨量、坡度、坡向、曲率、植被覆盖度、岩性和距水系距离8个评价指标,通过ANP、CRITIC法计算主客观权重,并采用博弈论进行优化组合,获取优化的组合权重值,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计算,生成危险性分区图,结果显示,研究区域高度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分别占27.5%和11.8%。采用ROC曲线来验证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准确率达到92%,表明危险性分区结果符合实际,评价结果可为长白山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及预警提供基础性研究成果。

    2025年01期 v.26;No.98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 新疆盐渍土路基改良方法分析与实施

    高进松;陈卓;梁延鹏;

    在干旱且温差大的新疆地区铺设公路无法避免经过盐渍土体,为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和道路安全,需对盐渍土区域进行改良。针对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盐渍土的成因及病害机理,并基于此地区盐渍土特点,结合现有改良方法,通过换填法、提高路基高度和设置隔断层等方法对该区域进行改良。采用天然砂砾作为填料,并通过土工试验验证了填料各项参数满足规范要求,最后通过直剪试验验证填筑路基的质量,试验结果表明换填后的土样黏聚力提升了约82.4%。

    2025年01期 v.26;No.98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建筑科学

  • 基于场所理论的长春市西五马路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

    朱华;苏航;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商业步行街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城市活力与文化传承。研究商业步行街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将场所理论应用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人对场所的感知和认同,合理规划功能分区,促进人群互动,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并融入设计,增强场所的文化认同感;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基于场所理论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传承地域文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5年01期 v.26;No.98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0K]
  • 无地铁接驳铁路枢纽客流承载水平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刘家瑞;肖清榆;

    铁路站作为城市内外交通转换的核心枢纽,既承担着城际运输职能,也需实现旅客到站后向市内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及私家车等的高效接驳。铁路枢纽内部市内交通方式的接驳能力直接决定了大规模客流的疏散能力与乘客出行体验。目前,随着地铁建设门槛逐渐提升,除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外,多数城市新建铁路枢纽可能存在无地铁接驳设施的情况。在这种无地铁接驳方式的情况下,对于铁路枢纽内公交、小汽车、出租车等交通方式接驳设施的客流承载水平测算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对节假日期间历史客流数据的分析,预估节假日客流量规模,判断接驳设施承载水平是否可以负担铁路到站客流的疏散需求。考虑乘客体验,通过提前布控车站内可利用空间以及盘活站外可利用资源,可以一定程度地提升铁路枢纽接驳能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大客流,降低客流积压站内的风险。

    2025年01期 v.26;No.98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信息技术与应用

  • 基于PSO的PC构件生产系统人员柔性调度优化研究

    原丕业;刘彦霖;李龙;李全帅;

    通过实地调研D企业PC构件生产车间、绘制价值流图(VSM),将生产系统可视化,识别现阶段生产系统平衡率低、人员安排不合理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约束条件,以生产系统中员工总数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引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算例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得出不同生产能力下人员柔性调度的最优方案。研究发现,对D企业PC车间预制墙板生产系统进行人员调度优化后,提升了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等,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1期 v.26;No.98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生成语料判别的研究

    余若岩;张华;李玥曦;桑赫阳;王泽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中文文本引发了学术诚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然而,现有常见检测工具在应对此类问题时表现出诸多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解决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针对性地检测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通过4组试验数据的系统性验证发现,不同参数规模的大语言模型展现出显著的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准确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均优于现有的民用级解决方案。研究进一步揭示,模型参数量与性能并非线性相关,特定架构模型在较低参数量下亦可实现更优的性能平衡。

    2025年01期 v.26;No.98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 基于关键词提取模型与强化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图书自动分类方法

    庄辉凤;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源。随着高校图书馆建设规模的扩大,文献种类与数量也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但图书分类手段依旧落后,无法满足图书的分类管理需求,故提出基于关键词提取模型与强化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图书自动分类方法。构建图书文本关键词提取模型,精准地提取图书文本关键词,以此为基础表征图书。以关键词在图书文本中出现的次数为依据,衡量关键词在图书文本中占据的权重系数,以此为依据降序排列关键词,保留固定数量的关键词,获取图书文本最终表征结果。基于强化学习理论制订图书自动分类程序,确定图书分类规则,接下来执行制订程序即自动可获取最终的图书分类结果。试验数据显示:在不同试验组别背景下,提出的方法被应用后获得的图书分类敏感度最大值为96%,图书分类几何平均值最大值为92%,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的图书分类效果更佳。

    2025年01期 v.26;No.98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基于AI智能算法的China Daily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机理研究

    张艺凡;梁琳;

    在大数据时代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来获取和解析海量数据至关重要。聚焦China Daily论坛的“China Watch”板块,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抓取2021年—2023年该专栏的网络热词,并借助AI智能算法的词云生成器对网络热词进行可视化展示,探讨通过用户的网络热词所反映的文化兴趣及其热点话题,并评估这些热词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效果。基于对网络热词的分析,揭示China Daily借助网络热词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机理,为China Daily优化内容生产和对外传播策略提供有益参考,助力China Daily更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增强中国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2025年01期 v.26;No.98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基础研究

  • 密胺餐具长期使用后迁移物质变化的模拟研究

    陶红;张楠;杨震;刘爽;张铭镐;徐进;

    为了模拟测试密胺餐具在经过长期使用后特定物质迁移量数值的变化,通过监测密胺餐具中总迁移量、三聚氰胺迁移量、甲醛迁移量3项指标,对从流通领域中获取的60批次密胺餐具样品进行风险分析。经过3次试验发现:第2次试验数据普遍偏高,表明密胺餐具在连续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有害物质迁出量增加;第3次试验数据较第1次试验数据略高,表明密胺餐具在重复使用后,有害物质的迁出随之增加。即无磨损的新餐具在长期浸泡试验过程中,特定迁移物质量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呈线性趋势上涨。同时对密胺餐具的日常使用给出建议。

    2025年01期 v.26;No.98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正>《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季刊,每季度末月28日出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2-1323/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9-8984。设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地质学·测绘学、应急管理、水利工程·能源与动力、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等栏目,欢迎广大教师、校友、科研人员、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等踊跃赐稿。

    2025年01期 v.26;No.98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