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长雨;王率;徐明杨;武晓伟;姜岩;刘晓铮;
为探究铁尾矿渣改良路基混合料在冻融条件下的质量、强度及冻胀变化特点,通过原状土和铁尾矿渣改良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冻胀融沉试验,对比得到铁尾矿渣改良土和原状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强度、冻胀融沉率以及质量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铁尾矿渣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在经历10次冻融循环后趋于稳定,其与原状土的差距也逐渐减小;铁尾矿渣改良土的冻胀率和融沉率均小于原状土的,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冻胀率和融沉率不断下降,最后趋于0,证明了在冻融循环下,铁尾矿渣改良土的抗冻融性能相比原状土的得到了提高,且3%(质量分数)掺量水泥的铁尾矿渣改良路基混合料的冻胀率及融沉率均<1%。
2025年01期 v.26;No.9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 张自荣;苏建东;周红林;刘海峰;杨光;
采用再生细骨料等质量取代天然砂,以再生砂取代率、水灰比和增稠剂掺量为影响因素,研究各因素对3D打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会随着再生砂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流动度变大,抗压强度降低;增稠剂掺量的提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泌水性降低,混凝土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降低。
2025年01期 v.26;No.9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于通;张佳兴;周立宏;裴向军;袁锐;薛晓峰;章爱卫;
针对矿山帷幕注浆中面临的水泥浆液凝结时间长、易分散和矿山排水pH过高的问题,从水泥降碱方法出发,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础,通过添加化学外加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木质素磺酸钠,研发一种改性低碱性水泥基注浆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开展化学外加剂对浆液pH、浆液流变性能、浆液凝结性能及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的研究,同时结合SEM与XRD,分析化学外加剂对水泥浆液的降碱机理。结果表明:3种化学外加剂对于水化产物均有影响,能够调节水化产物的形貌、反应速度和生成量,从而实现对宏观性能的改变。
2025年01期 v.26;No.9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 刘宏波;魏鲁彬;叶晓旭;汪凯柄;杨奥齐;
为研究高强轻骨料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制备了强度等级为LC50、LC60和LC70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研究了LC50、LC70轻骨料混凝土在高温后的轴压性能。用快速升温箱式电炉对LC50、LC70轻骨料混凝土进行200℃、400℃、600℃和800℃的加热,并对各温度后的高强混凝土进行单轴抗压力学性能试验。观察高温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特征,测试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高温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具有一定规律性。当温度由常温加热到800℃时,高强轻骨料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下降量<50%,在600℃时降幅较大。
2025年01期 v.26;No.9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贾佳欣;李海清;席锦州;蒲实;
以弱基岩强构造区某公路隧道为研究载体,调查分析隧道结构变形破损状态,归纳结构变形的显著特征;通过研究隧址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岩体岩性和产状、地下水等水文地质环境,分析导致隧道变形破损的内外因素;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隧道结构变形破损处治对策,为弱基岩强构造区隧道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1期 v.26;No.98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岳庭;李汉军;于昊男;赵京;刘家瑞;王文盛;
为对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过程的水化热及其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常规C50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过程的水化热特性。结果表明:中部测点更能反映整体温度,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因其配比和胶凝体系与C50混凝土不同,使其水化热释放持久,低温下保温佳;C50混凝土施工需防环境温差裂缝。有限元模拟显示两者均在浇筑后12~15 h达到温峰,C50混凝土因低温施工及养护因素影响与实测温差大,对比分析结果可为实际工程的现场施工及防护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26;No.9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尹新雯;金松涛;
为了研究我国严寒A区居住建筑屋顶女儿墙的最佳形式,运用Heat 2热桥模拟软件,基于我国相关热工设计规范,改变女儿墙的保温层厚度及高度,计算屋顶女儿墙墙角处内表面温度和热桥变化,将其与室内相对湿度为60%环境下的发霉温度点进行分析比对,并以该条件下的发霉温度点为基准,提出适用于我国严寒A区居住建筑的女儿墙高度和保温层厚度。
2025年01期 v.26;No.9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 余龙;胡建安;汪伟;尤超;冯环;
以某9层竖向不规则钢框架结构为对象,采用SAP2000软件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5种不同结构工况进行模拟分析,探讨双层隔震体系的抗震性能及隔震层设置位置的不同对结构减震效应的影响。通过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对比各工况的自振周期、层间剪力和楼层位移等性能指标,表明竖向不规则钢框架采用双层隔震体系能显著提升结构抗震性能,并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剪力突变。在双层隔震体系中,随着上部隔震支座设置位置高度的增加,结构抗震性能呈降低趋势,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将上部隔震支座设置于主体结构下部位置。
2025年01期 v.26;No.98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 许莘渝;
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将各阶段视为整体的全过程、集成化、一体化工作,需要收集、分析与共享的数据信息复杂,传统技术手段难以应对这一问题。针对EPC总承包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基于BIM应用点构建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总体框架并将其细化,梳理设计、采购及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流程。以某EPC总承包项目为实例,分析基于BIM的成本控制流程在该实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成本控制流程能使EPC总承包项目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2025年01期 v.26;No.98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